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动态
喜报!我校毕业生陈海泽获评全国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5-09-08  查看次数:
近日,根据《中国青网》发布的《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公示信息,2024届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陈海泽评全国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
从河北出发,跨越千里奔赴四川省龙蟠镇,陈海泽同学满怀着青春的热忱,于基层默默坚守、潜心耕耘,让自己的青春之光熠熠生辉。对于这段志愿服务经历,陈海泽有着深刻的自我感悟,她曾这样记录:
“自成为扎根嘉陵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这片充满生机与需要的土地,我便深知自己肩负着用青春助力基层的责任。五月的嘉陵江水裹着暮春余温奔涌,龙蟠镇稻田里,秧苗抽穗清香混着泥土腥气扑面而来。我常在田间地头、学校操场、群众院坝,与安全知识问答童声、普法宣传单油墨香、轮椅碾过青石板的吱呀声撞个满怀。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回信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嘱托,如钥匙般,打开我志愿服务中被汗水浸透却闪闪发光的记忆匣子,让我在俯身倾听、伸手搀扶、开口宣讲中,触摸到‘向下扎根’的千钧重量。
初入基层时,我在摸索中开启志愿服务。去年冬天,第一次站在龙蟠小学一年级教室,面对三十多双齐刷刷举起的小手,既紧张又兴奋。交通安全课上,我用动画展示违规后果,拿自制卡片讲交通标志;消防安全课借模型和灭火器做灭火演示;防溺水课结合当地水域和案例教唱儿歌。可那时常因经验不足,和孩子们互动时手忙脚乱,面对天马行空的问题一时语塞,但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知道自己得赶紧成长。
扎根基层后,我在实践中逐渐蜕变。在嘉陵区司法局‘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里,我成了‘移动普法站’。龙蟠镇集市上,嬢嬢们问‘娃娃在学校被打犯法不’,我起初翻《未成年人保护法》却发现法条在方言里‘水土不服’,后来改用‘嬢嬢体’:‘娃儿脸上有巴掌印,就像您家腌菜坛子裂了缝,得赶紧找村干部“补漏”!’刚开始连方言都听不太懂,是一次次和老乡交流,才让普法更‘接地气’。在全民助残公益助跑活动中,我负责陪伴残障朋友,起初面对他们有些拘谨,后来才懂助残不是‘施舍同情’,是‘见证生命’,是为他们的倔强鼓掌。跟随区消防队入户宣传用火安全时,我从一开始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到跟着消防员学习实践,能和老乡清晰讲解用电器规范、火灾应急处理。
如今坚守基层,我正与这片土地共成长。从安全课堂到普法现场,从助残赛道到农家院坝,总书记的嘱托总在心里发烫。现在我普法时还会被方言绕晕,助残时仍有笨手笨脚的时候,但这些‘不完美’是成长的年轮、责任的刻度,是‘小我’融入‘大我’的轨迹。未来,我会继续用童谣守护童真,用乡音传递法治,用陪伴温暖残缺,用脚步筑牢安全——每一次俯身都是扎根,每一滴汗水都在灌溉,每一声‘我在’都在回应中国青年与时代的约定!”
初涉全新的行政工作领域,既要面对诸多未知与挑战,也要适应当地较为艰苦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陈海泽却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抱怨,始终主动求知、积极探索,凭借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反复的实践磨砺中,她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生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挺膺担当。她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中提出的深情号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在龙蟠镇这片土地上,陈海泽正以自己的方式,为基层发展添砖加瓦,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
投身西部、扎根基层,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希望这份殊荣鼓舞她继续怀揣初心、砥砺前行、续写担当、再创佳绩!愿她的事迹激励我校更多学子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到西部大地去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邢台学院
2025年8月21日